
作為優秀的父母,一定要弄清楚“表揚孩子”和“鼓勵孩子”的差別到底有多大?
太多家長常常會把“表揚”和“鼓勵”混為一談,認為它們都是激勵人積極向上、不斷前進的精神動力。
但是,一個來自斯坦福大學的測試結果令人震驚,“表揚”與“鼓勵”的結果大相徑庭,區分好二者非常關鍵。恩貝園服
01
斯坦福大學著名發展心理學家卡羅爾·德韋克在過去的10年里,和她的團隊都在研究表揚對孩子的影響。
他們對紐約20所學校,400名五年級學生做了長期的研究,這項研究結果令學術界震驚。
在實驗中,他們讓孩子們獨立完成一系列智力拼圖任務。
首先,研究人員每次只從教室里叫出一個孩子,進行第一輪智商測試。
測試題目是非常簡單的智力拼圖,幾乎所有孩子都能相當出色地完成任務。
每個孩子完成測試后,研究人員會把分數告訴他,并附一句鼓勵或表揚的話。
研究人員隨機地把孩子們分成兩組,一組得到的是一句關于智商的夸獎,即表揚,比如:“你在拼圖方面很有天分,你很聰明?!?/p>
另外一組孩子得到是一句關于努力的夸獎,即鼓勵,比如:“你剛才一定非常努力,所以表現得很出色?!?/p>
為什么只給一句夸獎的話呢?
德韋克解釋說:
“我們想看看孩子對表揚或鼓勵有多敏感。我當時有一種直覺:一句夸獎的話足以看到效果?!?/p>
02 隨后,孩子們參加第二輪拼圖測試。有兩種不同難度的測試可選,他們可以自由選擇參加哪一種測試。一種較難,但會在測試過程中學到新知識。另一種是和上一輪類似的簡單測試。結果發現,那些在第一輪被夸獎努力的孩子中,有90%選擇了難度較大的任務。而那些被表揚聰明的孩子,則大部分選擇了簡單的任務。由此可見,自以為聰明的孩子,不喜歡面對挑戰。為什么會這樣呢?
德韋克在研究報告中寫道:
“當我們夸孩子聰明時,等于是在告訴他們,為了保持聰明,不要冒可能犯錯的險?!?/p>
這也就是實驗中“聰明”的孩子的所作所為:為了保持看起來聰明,而躲避出丑的風險。接下來又進行了第三輪測試。這一次,所有孩子參加同一種測試,沒有選擇。這次測試很難,是初一水平的考題??上攵?,孩子們都失敗了。先前得到不同夸獎的孩子們,對失敗產生了差異巨大的反應。那些先前被夸獎努力的孩子,認為失敗是因為他們不夠努力。德韋克回憶說:“這些孩子在測試中非常投入,并努力用各種方法來解決難題,好幾個孩子都告訴我:‘這是我最喜歡的測驗?!倍切┍槐頁P聰明的孩子認為,失敗是因為他們不夠聰明。他們在測試中一直很緊張,抓耳撓腮,做不出題就覺得沮喪。第三輪測試中,德韋克團隊故意讓孩子們遭受挫折。接下來,他們給孩子們做了第四輪測試,這次的題目和第一輪一樣簡單。那些被夸獎努力的孩子,在這次測試中的分數比第一次提高了30%左右。而那些被夸獎聰明的孩子,這次的得分和第一次相比,卻退步了大約20%。德韋克一直懷疑,表揚對孩子不一定有好作用,但這個實驗的結果,還是大大出乎她的意料。她解釋說:
“鼓勵,即夸獎孩子努力用功,會給孩子一個可以自己掌控的感覺。孩子會認為,成功與否掌握在他們自己手中。
反之,表揚,即夸獎孩子聰明,就等于告訴他們成功不在自己的掌握之中。這樣,當他們面對失敗時,往往束手無策?!?/p>
德韋克在后面對孩子們的追蹤訪談中發現,那些認為天賦是成功關鍵的孩子,不自覺地看輕努力的重要性。
這些孩子會這樣推理:我很聰明,所以,我不用那么用功。他們甚至認為,努力很愚蠢,等于向大家承認自己不夠聰明。德韋克的實驗重復了很多次。她發現,無論孩子有怎樣的家庭背景,都受不了被夸獎聰明后遭受挫折的失敗感。男孩女孩都一樣,尤其是好成績的女孩,遭受的打擊程度最大。甚至學齡前兒童也一樣,這樣的表揚都會害了他們?! ∮行┖⒆颖豢涞枚嗔?,做每一件事都期待表揚,如果沒有得到表揚,孩子就會很失落、很生氣,遇到問題畏難情緒嚴重,受不了一點挫折。
03 近年來心理學家們提出了一個情商的概念,主要是指人在情緒、情感、意志、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質。情商的第一個方面就是認識自我,一個人能正確地認識自己,便能客觀地評價自己,既不自負自大,也不妄自菲薄,不會被別人的眼光所左右。兒童起初是依靠外界尤其是父母對他的評價來認識自己。如果父母對孩子的評價客觀中肯,既能看到孩子的優點、特質,欣賞孩子,又能看到孩子的缺點、不足,加以指正,那么孩子便慢慢通過父母的眼睛來正確認識和評估自己。如果父母一味地表揚孩子,不停地夸獎孩子“真聰明”“你真棒”,這樣真的會讓他認為自己是最棒的、最好的。孩子的“自戀”被無限放大,這是很危險的。等他走向學校、走向社會,他會發現人外有人,他哪里是最棒的呢?這樣給孩子帶來的打擊和心理落差都是巨大的!所以我們不能盲目地表揚孩子,可以用鼓勵代替表揚,用“你很努力”代替“你真聰明”。鼓勵是指鼓勁、支持,表揚則是指對一件事或品行的贊揚、宣揚。孩子需要父母的支持、認可和鼓勵,并通過父母的積極回應來認識自己。那么,到底給孩子什么樣的積極回應才是有效的呢?以下幾點建議分享給大家:
要肯定積極的內在品質,而不是天賦比如漂亮、聰明等,是孩子天生的,不需要付出任何的努力就可以得到??滟澓⒆雍苈斆?,那孩子可能就會認為:“我很聰明,所以,我不用那么用功?!彼麄兩踔琳J為,努力很愚蠢,等于向大家承認自己不夠聰明。在你的孩子拿著漂亮的成績單回家時,千萬不要說:“我的孩子是最聰明的了!”而是要說:“你很努力,所以取得了這么好的成績,我為你驕傲!”當孩子某一個方面的好品質或者好的行為得到來父母的認可,那么就會強化他的行為,并激發出孩子更大的動力,從而形成他的“內驅力”。
2. 要貼近現實,不能浮夸雖然鼓勵孩子是一種積極正向的方式,但也要遵循客觀事實,孩子有的可以夸,孩子沒有的就不要硬夸了,那叫捧殺,捧得越高摔得越慘。如果孩子考試只考了60分,要怎么鼓勵他呢?首先可以和孩子之前做個對比,比如之前哪些題目容易做錯,但是這次考試做對了,這就是有進步的。認可孩子做得好的地方,同時肯定孩子努力、認真學習的行為。因為有時候真的不是努力了,最后就一定會有好的結果,但只要我們肯努力,就會有上升的空間。千萬不要認為對孩子的夸獎越夸張越好,父母過度的夸獎會導致孩子錯誤地高估自我的價值感。
當他面對現實的挫折與困難時,則顯得非常脆弱。他會為了維持一個非常高大的自我形象,不斷地夸大自己的成就,甚至通過炫耀自己或者是貶低別人,以及逃避困難來保持自我形象不被破壞。比如一個正在學畫畫的孩子,他對自己的作品并不是滿意,媽媽鼓勵他說:“這個畫好棒,是媽媽見過最好的了?!彪m然孩子是自己的好,但是在老師同學那里得到的評價與媽媽的評價完全不同,孩子這時受到的挫折才是巨大的,對自我價值產生深深的質疑。3. 要具體,不能含糊用平實的語言去描述孩子做得好的事情,如果您的孩子年紀較小,要注意對他的夸獎具體化。當你籠統地概括的表揚他時,他接收到的信號只是“我很棒”,但是他的正確行為沒有得到及時的強化,家長在具體的行為指引上浪費了一次好機會。所以,家長要把想鼓勵的具體行為描述給孩子。比如他今天做作業的表現很好,那么我們需要把他做的好的部分用語言表達出來。比如:“你今天寫作業很快,而且自己收拾好了書包,我看到你越來越努力了,這讓我很開心?!?br/>當孩子成功做好一件事情的時候,他的成就感讓他得到了最大的滿足,內心充滿著自信和成功的喜悅。我們只需要用平實的語言去描述一下他做好的事情就行了,表示我們知道了,并和他一起分享他的快樂。
相比較表揚,孩子更想得到的是我們的重視和理解,所以我們要多觀察、傾聽孩子,把關注點放在他正在做的事情上。
04 總之,表揚和鼓勵都是夸獎孩子的一種方式,但是綜合來看,專家建議家長們:多鼓勵,少表揚;多描述,少評價。這樣可以避免孩子被表揚綁架,或輸不起,為達目的而不擇手段??隙ê⒆拥暮闷焚|和努力的過程,比贊美他們的天賦所在更加重要。每一個孩子都希望父母在精神上對自己的關注與認可,這樣他們也會在父母那里看到一個內心豐盈的自己,從而變得更加自信。
版權聲明:部分文章和圖片來自網絡,版權屬于原作者,如侵害您的合法權益,請您及時聯系我們(400-883-1007),我們將在24小時內刪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