孩子從生下來,就需要父母的關愛,甚至每個孩子都希望爸爸媽媽多多寵著自己,想想自己小時候也希望這樣,直到自己做了爸爸媽媽,當然對孩子多加呵護也是必要的!但是,爸爸媽媽要理智,千萬別寵壞了,如果孩子出現了下面的行為,一定要制止,不能慣著!

1.大人說話假裝聽不見
一提醒孩子做他不喜歡的事,他就像沒聽見一樣,直接漠視大人的話。 恩貝依頓
方法:說話時盡量走到孩子跟前,告訴他該做什么。讓他看著你,并且回答“好的,媽媽/爸爸?!陛p撫他的肩膀,呼喚他的名字,關掉電視等行為都會有助于集中他的注意。如果他不聽話,告訴他后果是什么。
2. 得不到就發脾氣,甚至動手
一要玩具,父母不肯,就大發脾氣,看電視時只看少兒頻道,轉臺慢了都要鬧一番?
方法:孩子發脾氣時,應該默默地把他抱起來,或是平靜地注視他,等孩子自己安靜下來。爸爸媽媽們要知道,這種脾氣暴躁期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必經階段,不要覺得孩子這是“變壞了”,去責怪、訓斥他。
3. 說大話,夸大事實
人家有2輛小汽車,孩子就說自己有5輛,人家考了90分,硬說自己考了100分,爭吵起來,不依不饒。
方法:了解孩子說謊的目的,告訴他即便是說謊,目的也不一定能達到。謊說多了,別人可就不信了。糾正這種現象,對比較小的孩子,講故事是很好的教育方法
4. 過分依賴父母
早上等著媽媽幫穿鞋,晚上等著媽媽幫收書包,發現上學沒帶水彩筆,氣急敗壞地給媽媽打電話,“快送過來!”
方法:大人平時切忌過于代勞、過于保護;交流的時候,多向孩子提問,激發她的思考能力;鼓勵孩子自己動腦完成事情;建立孩子的成就感及自信。
好的習慣就像一抹清新的陽光,照亮了孩子前進的道路,孩子就會少走彎路了!
版權聲明:部分文章和圖片來自網絡,版權屬于原作者,如侵害您的合法權益,請您及時聯系我們(400-883-1007),我們將在24小時內刪除。